韓家英“鏡像”設計展 平面不再平面
康佳、創(chuàng)維、怡寶純凈水、雪花啤酒等產品的包裝設計、姜文電影《綠茶》的宣傳海報、《天涯》雜志封面……以上提及的日常形象或許多數(shù)人都十分熟悉,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這些都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。4月5日,這些作品的創(chuàng)作者韓家英從“幕后”進入了公眾的視野,帶著名為“鏡像”的設計展進入中央美院美術館,開啟了他在北京的首個巡展。
與前一站在深圳華?美術館的展覽相似,此次在央美美術館的展覽同樣集中了韓家英1992年—2012年這20年間創(chuàng)作的眾多經典設計作品。用“設計隱藏的本質”、“身份的緣起” 、“視覺的解構與重建”三個部分詮釋了韓家英的設計歷程,同時以他個人的研究視角,梳理出中國近30年的平面發(fā)展史。而這也正是他舉辦這一展覽的目的所在:“試圖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呈現(xiàn)中國平面設計師的實際歷程,以‘鏡’呈‘像’,折射中國改革開放后近30年的平面設計乃至中國時代的發(fā)展軌跡?!?br>在“設計隱藏的本質”部分,韓家英用大型裝置作品《5000×50×500》將設計拉回民國,再現(xiàn)民國以來不同歷史時期的日常生活中的設計小物件。這些設計物件上被覆蓋上500種顏色,這些顏色是韓家英從中國5000年歷史的各種設計中提取而來,例如器皿、書畫、建筑……他將這些獨特的視覺元素串聯(lián),尋找出中國人對設計的獨特思維方式,探求審美語境形成的內在邏輯。而這種串聯(lián)也形成了另外一個作品,與裝置同名的書籍《5000×50×500》。“身份的緣起”則用作品直觀地呈現(xiàn)了韓家英入行以來的“從業(yè)簡歷”,從1990年入職萬科,逾20年間的眾多經典設計作品,為怡寶、創(chuàng)維集團、萬科地產、一汽汽車等設計的VI系統(tǒng),還有為藝術家曾梵志等設計的畫冊,以及使他踏上國內平面設計領域的顛峰并獲得國際聲望的《天涯》雜志系列海報等。在“視覺的解構與重建”部分,韓家英通過組合、剪輯、重疊并列等表達方式,在微妙的書法或漢字中加入象征性的、詩意的視覺表達,使之意義變化,從而使得文字符號與視覺產生雙重含義。在這部分中,韓家英還打破了“平面”的界限,呈現(xiàn)了他近年在電影、文學、藝術、時尚、空間設計等跨領域的作品,令觀眾看到了“平面設計”之外的韓家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