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象的書寫 索卡推出臺灣藝術(shù)家雙個展

曾雍寧的以原子筆的書寫性展開一個個不同色彩的圓環(huán),這些圓環(huán),如同細(xì)胞的生命體,在生長與繁殖,也有著臺灣海洋性氣候的想象,是對光天云氣的變幻與自然色彩豐富變化的捕獲,還有著臺灣地方性裝飾性圖案的變形。在書寫技術(shù)上,有著原子筆在書寫時帶來的那種輕快,以及之前學(xué)習(xí)水墨所帶來的那種流動性的層次罩染,把傳統(tǒng)工筆畫三礬九染的那種制作方式與理念轉(zhuǎn)換為原子筆不同色彩的套疊,帶來視覺上的幻覺與迷醉。這個世界有著孩子氣的童貞,有著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渴望,如同花朵在盛開在生長。
而彭賢祥的作品則帶來一直深沉的懷舊感,這是對海洋與厚土的回歸以及回歸不可能的悲情,但藝術(shù)家知道,現(xiàn)代性的憂郁僅僅是斷簡與殘篇式的,因此彭賢祥干脆就用大度山的山土層層裹住一本本的書,然后強制自己僅僅以古典青綠山水的色系來作畫,并且畫面上的景色看起來相似,但每一幅卻又根本不同,與無法回歸的海洋的夢想一道,在顏色的掩蓋下,也是另一種燦爛的悲情之書寫,是對無力把握命運的現(xiàn)代性個體破碎的見證,讓破碎的瞬間變得華麗。